找到相关内容9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禅及其与传统佛教的分歧

    符合佛教的本意,同时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。10   传统佛教一般把戒律作为修行的基础,要求修行者的言行必须符合戒律的规范。李元松认为,修行的关键在于智慧,而不在于严守戒律,佛法应该以智慧为前导,先树立正见,然后才有正语、正业、正念、正定,等等。但现实的佛教往往是“以戒为师”,这是佛法衰败的表现。“以戒为师”并非佛法精神的最佳体现,而且严持戒律的修行方式也未必适合每个人的情况。在他看来,过分强调戒律的...

    邢东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452207.html
  • 唯识学——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心灵上的污秽,不象洗涤物件上的尘垢那么容易。首先要树立正见,破除错误的知见;其次,通过学习唯识理论,明了凡圣的心理结构,寻求下手处,即洗涤尘染的入手处;然后才是通过明了由凡至圣的途径而切实修行。这就是...认识和分析。在唯识宗的修行里,有四种如实智,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,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,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。  因此,佛法的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。很多人学佛之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753817.html
  • 唯识学九大要义

    有赖于意识的参与。不少人一说修行,便大谈无分别。此说固然不错,但对未生起闻思正见者却非常危险。凡夫皆处于遍计所执中,唯有依正思惟树立正见,才能改变这种生命的错觉状态。否则,便不能从无始无明中走出来。唯识...凡夫境界上,所行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,难免有我、执相。唯有以空性正见为指导,世俗菩提心才能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  对于大乘学人来说,菩提心的有无,是菩萨道修行的关键,原因有三:  首先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3454279.html
  • 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(下)

    观想,悲心顿生,又怎忍心食其肉?   4、改变陈规陋习,树立正见   现实生活中,不少杀生现象是因知见不正而产生的。例如世人对于“吃肉”这个问题,大多抱着“...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:是以君子远庖厨”吗?   因此破除不正确的观念,树立正信,对守不杀生戒有极大的帮助。   5、了知杀生之果报   你喜欢病倒在床吗?你希望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吗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2154730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5)

    般万树林立,走到里面就会迷失方向。所以,树立正见对于学习佛法非常重要。正见树立起来,就不会是非不分了。邪见本身就属于烦恼,而且是重量级的烦恼,属于痴和无明的表现。   二贪瞋痴相,这是最根本的烦恼...”烦恼杂染又包括三项内容。一诸见,这是六种根本烦恼中的恶见,或叫不正见,包括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戒禁取见和见取见五种。在家人爱深,出家人见重。修学佛法要摆脱这两种东西,一种是爱,另一种是见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356519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1)

    大至无穷的天体宇宙,无一是永恒不变的。因此,明了和把握这短促不长的人生,就要保持纯洁善良,扑灭人欲贪恋,不随流恶染,树立正见。除私欲为公利,慧识邪见,酷信善恶因果,以三世业报为法理。积德修善,增慧断愚...是对宇宙人生的看法、想法,与事实真相符合,就是正确的思想和见解。佛经里称为“正知正见”这是自性的法宝,不是从外面来的。从错误的想法看法中,回过头来,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,这叫“皈依法”。“僧”是清净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357056.html
  • 佛法的终极?——立足于“负向价值”的佛教信仰发生

    的冲动。“无明”是一切苦迫的根源,佛教认为,众生摆脱“无明”、寻求觉悟,只有透过对自性的内在觉悟、开发智慧、树立正见,才能够从一切痛苦和有限性中获得解脱。然而,觉悟与解脱只有透过人内在所拥有的佛性,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0059830.html
  • 唯识学--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

     然而,除去心灵上的污秽,不象洗涤物件上的尘垢那么容易。首先要树立正见,破除错误的知见;其次,通过学习唯识理论,明了凡圣的心理结构,寻求下手处,即洗涤尘染的入手处;然后才是通过明了由凡至圣的途径而切实...进行观察、认识和分析。在唯识宗的修行里,有四种如实智,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,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,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。  因此,佛法的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。很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2860605.html
  • 《心经》者何(2)

    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,乃至没有无明,就不会有行,于是声闻人从闻思经教中,树立正见;从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的修行中,开发无漏智慧,彻底打破生命的无明状态,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乃至生灭则老死灭,从而获得...便是道谛的内容。修道的方法很多,佛经说有八万四千法门。但主要是八正道,八正道是众生趣向涅槃的不二中道。八正道的内容:   正见,是如实的看世界,看人生。正见是相对世人认识的颠倒说的。世人颠倒黑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862119.html
  • 济群法师:唯识学的九个重点问题

    不少人一说修行,便大谈无分别。此说固然不错,但对未生起闻思正见者却非常危险。凡夫皆处于遍计所执中,惟有依正思维树立正见,才能改变生命的这种错觉状态。否则,便不能从无始无明中走出来。唯识宗修行所谈到的四...落实于自利利他的行为中,如六度、四摄等。在凡夫境界上,所行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,难免有我或执相。惟有以空性正见为指导,世俗菩提心才能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  对于大乘学人来说,菩提心的有无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3665358.html